外汇期货合约最初由哪个交易所推出
外汇期货合约最初由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(IMM)推出。
1972年5月16日,CME的国际货币市场分部(IMM)推出全球首个外汇期货合约,首次上市包括英镑、加元、德国马克、日元、瑞士法郎、法国法郎、墨西哥比索和荷兰盾在内的七种外汇期货合约。这一创新标志着全球金融期货市场的诞生,也开启了外汇风险管理和投机交易的新纪元。
此后,外汇期货市场迅速在全球扩展,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(LIFFE)于1982年9月开始外汇期货交易,成为欧洲主要外汇衍生品市场。新加坡交易所(SGX)在1984年成立,与CME建立跨交易所交易网络。
CME推出外汇期货合约有什么意义?
首先在于“把期货从黄油、鸡蛋带进了金融世界”,首次用高度标准化、集中清算的合约把看不见的外汇风险变成了可交易、可对冲的商品。
其次,它填补了浮动汇率时代的市场空白。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,企业、银行和投资机构暴露在从未有过的汇率风险之下,而传统远期市场流动性低、对手方风险高。CME的外汇期货用公开喊价(后改为电子撮合)和逐日盯市制度,提供了透明、连续、杠杆化的避险渠道,使汇率风险第一次被大规模地定价、转移和分散。
再次,这次创新奠定了现代衍生品市场的基石。外汇期货的成功示范,直接催生了1975年的利率期货、1982年的股指期货等后续金融衍生品,形成了“风险分层—市场定价—跨期配置”的现代金融体系雏形,也使CME成为全球金融衍生品创新的策源地。
最后,它改变了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的格局。跨国公司得以锁定未来现金流,降低跨境投资的不确定性;各国央行和金融机构则通过期货价格获取市场预期,提高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。